目前,家中备有小药箱的市民越来越多。遇上小病,这些市民就翻药箱吃上几片对症的便药。然而,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却发现,药箱里的药如果长时间不用,将可能“过期作废”;部分市民因服药时没注意有效期,导致误服过期药的现象时有发生。
“服用过期药、失效药,不仅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间,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其它病症。”市药监部门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,市民的安全用药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。据一项相关调查数据显示,近年来,市民中超过八成家庭拥有小药箱,但其中超过六成的家庭从未注意过药品的储藏条件,而且七成以上的市民没有定期清理药品的习惯。更为令人感到担心的是,时至今日,还有超过三成的居民服药时不看有效期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有些市民在吃药前都不会考虑药品的保质期。他们甚至认为,药品过期了没关系,只是疗效会减弱,多吃一点儿就行了。
有关专家指出,药品一旦过了有效期就成为劣药,不仅意味着失效,还可能发生霉变;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疗效,还可能加大药品的毒副作用,服用后直接危害人体健康。据了解,我市一些医院也不时会接到一些用错药或误服过期药品的病人,轻一点的服用相应的解毒药就行,严重的甚至须洗胃急救。因此提醒有关市民,如果发现家中药品出现霉变、糖衣变色、结块、药片受潮、融化、虫蛀、发酵等异常或变质现象,都不应该使用,以免引起中毒。